登 录 注 册

保护名录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苏绣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其基本枝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明清以降苏绣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苏州泥塑


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也是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集民俗、宗教、雕塑、绘画、书法等于一身,并具有艺术、历史、观赏、收藏等价值,因此它的良好发展,对于今天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2008年苏州泥塑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核雕是苏州地区独有的汉族民间艺术,光福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光福核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散文《核舟记》记述了明天启年间常熟王叔远在不满一寸长的桃核上雕刻出《东坡游赤壁》的场景,被惊赞为“灵怪之材”。清代乾隆初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同样用桃核雕刻了《东坡游赤壁》,他在小船上增雕了船工,被当时称为“鬼工”。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微型雕刻的高超技艺和汉族工艺匠人的勤劳智慧。苏州核雕工艺精巧,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线条明晰,人物有神,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中国微雕杰出代表。

缂丝,又称刻丝,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丝织品。其特色是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称为“通经断纬”法。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轮廓之间并不相连,凭空背光观察可见点点孔隙,有如以刀镂刻而成。最初“通经断纬”的缂织技法是用于毛织物,称缂毛,至唐代开始将此技法用于丝织品。南宋时期缂丝可模仿书法画作,风格细腻柔美,具有欣赏性的艺术价值。明清两朝的缂丝中心在苏州,于乾隆之世达到鼎盛,所产织品多供朝廷使用。如今缂丝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州、南通一带,缂丝也因此呈现出风格窘异的两个流派:苏州缂丝、

南通缂丝2009年“缂丝织造技艺”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西山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西山,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八卷)。唐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陆羽与诗人刘长卿在太湖西山考察茶事,经水月寺采茶品茶。陆羽好友诗僧晈然慕名来访,写下了《访陆处士羽》诗。自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俗称“吓煞人香”渐闻名于世。小青茶在唐宋两代均列为贡茶。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南巡到浙江回京,经苏州东山,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但觉其名太俗,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茶每年进贡朝廷,名扬天下。
洞庭东、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湖小气候调节,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气候宜人。

草编制作技艺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根据对目前草编艺人的调查情况,
大体上始于清末民国时期。草编制作就地取材,原材料主要有:席草、灯草、灵草、棕榈叶、
茭白叶等制器具相对简单,主要有车床。